留美北大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过度关爱" 12年春节不归

2018-01-29 06:58:42来源:成都商报编辑:陈乐

  父/母/反/思

  “我们忽略了他的不一样” 反思曾忽略儿子心理感受

  成都商报记者将王猛的万字长信转给了老王,希望他能够清楚儿子对过往真实的思考和想法。看完信的王父没有说太多感受,“还是以前说的那些事。”他依然认为儿子有些太放不下。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反思。抛开儿子性格中存在的内向、抗挫折能力不强外,他也开始回顾是否自身也存在问题。他觉得曾经在处理儿子“求助”上,忽略了儿子的心理感受。

  “好比那次他耿耿于怀的旅行,如果自己当时真的站在了他的角度,或者对导游的话有所回应,他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老王说,“再比如,他不喜欢的大姨、无法沟通的美国‘老朋友’,或许并没有必要要求他一定要与他们联系,应该尊重他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或者给出策略和办法,让他自由选择要好得多,而不是帮他做决定。”

  老王说,儿子是“不一样”的,“但过去,自己却偏偏在任何事情中都一律以大原则来要求他,忽略了凡事都有不同。”一个人的成功有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影响,他坦言更注重先天因素,后天环境似乎要弱得多,“你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你”,但在儿子身上,自己对其先天因素有过忽视,“比如性格”,也对后天不予重视。

  在王猛看来,父母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他们自身在成长中受到的影响,也导致教育实践中的错误不能及时预防和纠正。“父亲在一个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长大,极端自卑,母亲作为老幺从小受宠爱。”老王对此表达了一定的认同,但也有否定。

  老王介绍,老伴从小受宠,在性格上会强势一点,在孩子成长中当起了衣食住行的管家,自己则在言语教育上多一些。不过,自己并不自卑,即便在成长过程中,家庭遭变故时也能挺过来,“过去”并没有让自己陷在其中。

  或许也正因如此,老王无意间以为,儿子过去的经历其实并不算什么,一样能够过去。可偏偏王猛在意的正是过去。这点上,老王也觉得确实不能拿自己的标准来对待别人,包括孩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80后不可能经历真正意义上的磨难,也就不可能有那么豁达和坚韧,但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叛逆,这比我们强。只是,跟同时代相似经历的人比较,显得过于特立独行,这就不是我们要求过高的问题了。”

  “其实,近几年我们对他不仅没有过高的要求,甚至已经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他快乐,愿意怎么生活都行,我们的感受,别人的评说都无所谓。”老王说,也许只能如此体现对孩子的爱了。 (文中人名系化名)

  成都商报记者 杜玉全

  决裂背后

  父母没有建立孩子最初的安全感 儿子试图“惩罚父母”,其实惩罚了自己

  独立儿童工作顾问杨海宇表示,传统的育儿之道中,家长总是被认为比孩子知道得更多,人生和社会经验更丰富。以此观点出发,有的家长育儿理念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为孩子规划并且落实一个人生成长的计划。这个计划由家长主导制定,依照家长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来实施,落实过程中很少考虑听取孩子的意见和看法。这样以父母之爱的名义制定实施的人生计划,在父母的严格执行下,变成了对孩子成长的一套规矩,一套不可商量和不可交流的规矩。

  实际上,前沿发现和实际观察都告诉我们,儿童从生下来就有自己的思想和能力,无论深浅,无论大小。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在寻求独立的空间和发展可能。于是,孩子的能动意识和独立人格与父母‘为孩子好’的包办做法之间形成了拉锯。这拉锯几乎是一边倒的,因为在童年时期,父母手中所握有的权力和能量是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独立的孩子所不能比拟的。

  这就是在这样的拉锯中成长的儿童,所经历的碰撞。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控制。自己毫无机会参与到自己生活的塑造过程中,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在父母面前被忽略,几无价值。孩子的成长过程充斥着这拉锯和冲突带来的焦虑和压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婷认为,单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父母的教育和孩子的认知两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在父母层面,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给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建立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新闻中的北大毕业生多次提到,父母在应该站出来保护他的时候,是沉默和不以为然的态度。当他向父母寻求某些帮助时,父母也没有积极回应。这位年轻人在现在这个时候,已经离开家10多年,向父母一一列举这么多事来进行“控诉”,控诉的背后反映的恰恰是他想要得到父母的尊重和认可。

  对于儿子来说,他说自己也学习了心理学,几次尝试做心理咨询的效果都不太尽如人意。其实,越是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越想主动去了解心理学知识,反而不容易解决问题。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反而导致他不能全身心投入。他认为父母没有接纳他、认可他,让他很愤怒,就跟父母离得远远的,甚至不联系。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惩罚父母,但其实惩罚的更是他自己。成都商报记者 赵瑜

  老师和同学声音

  父母保护多少有些过度

  他爱和自己较劲

  在王猛的中学老师张老师看来,王猛内向,但上进,喜欢跟自己较劲,比如在体能方面,如果班级里其他同学比他好,他也非要去锻炼好。他在班级里孤立少言的状态也让老师担心,怕他太过压抑出现心理问题。

  在王猛高中同学小白看来,父母在对王猛的保护上,多少还是有些过度了。她介绍,当时王猛上学到回家,实际上都在大院里,仅有几分钟的距离。她讲到一个细节,但凡天下雨,下晚自习前,王猛的父母都会等在教室的后门,“手上必备的就是一把雨伞和一双雨靴,连续几年都这样。”

  不过,对于王猛抗挫折能力这一点上,小白有着和王父同样的观点。“他(王猛)以前在班级里会显得孤僻一些,虽然一直也很优秀,做事很用心执着,但抗挫折的能力却是要差一些。另外,因为从小在一个单纯的环境里,在社交能力方面,以及应对外界社会的适应能力上也自然差一些。”小白认为,即便王猛不出国,在国内也终有一天会出现挫折,而他一样可能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

首页上一页1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