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满意公务员"|李建华 一个成都特警的人生突击

2019-07-02 07:37:58来源:成都商报编辑:陈乐

李建华

编者按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98岁生日。走过近百年的峥嵘岁月,依旧永葆青春,凭借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要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行走于不同的时代,立足于不同的岗位,党员的责任不同,却初心不变。也正因如此,每个时代的党员队伍中,都涌现出一批批英雄与榜样。

榜样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

跨进新的时代,仍有一大批在新的挑战下勇担使命,做出表率的榜样们,能给予党员队伍标杆的力量,奏响新时代奋斗者的英雄之歌。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四川省委决定表彰100名共产党员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表彰100名党务工作者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200个党组织为四川省先进党组织。其中,包含了成都市13名优秀共产党员、1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7个先进党组织。

他们平凡,也不平凡。

聚焦“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保障改善民生……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们围绕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埋头苦干、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其中涌现出的这批榜样,正是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担当与责任,深刻诠释着不忘初心。

即日起,成都商报将推出系列报道,挖掘这些榜样背后的故事,讲述他们的担当与情怀,并希望从他们身上汲取榜样的力量。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今年6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李建华和其他28名全国各地的公安民警一起,参加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自从成为2017年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后,这是李建华第二次站在人民大会堂。截至目前,李建华累计参与处置各类任务220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460余人。

2016年,在亡命歹徒准备扣动扳机的一瞬间,李建华向前突击,成功救下8人性命。李建华也用实际行动,在书写作为特警的人生突击。

惊险:一根手指救下8条命

2009年,李建华从四川警察学院毕业,以优异的成绩和第一名的战术技能,被选拔到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精英云集的一大队。从观察员干起,逐渐成为破门员、抓捕手、突击手……李建华在艰苦的训练和险恶的实战环境中,逐渐将自己锤炼成了特警中的精英。

2016年6月20日,按照成都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由李建华带领7名特警队员,赶往德阳市旌阳区白河巷,对“6·16专案”持枪嫌疑人实施抓捕。在抓捕过程中,持枪亡命歹徒情绪突然失控,疯狂叫嚣,毫无征兆地向抓捕队员连续开枪射击,8名被劫持人质、现场群众和战友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就在亡命歹徒再次准备扣动扳机的一瞬间,为保护被劫持人质、现场群众和战友的生命安全,李建华扑向枪口。就在歹徒已经扣动扳机,击锤已经翘起的瞬间,凭借对枪械结构烂熟于心,他准确地用手牢牢控制住嫌疑人手中已经上膛枪支的套筒,并使劲将已经开始复位的套筒向后推。在明知手指有被夹断危险的情况下,他用自己的食指插入抛弹口,将瞬间即将击发的子弹卡在套筒内,及时有效地阻止了嫌疑人的射击,并徒手夺下枪支,制伏了亡命歹徒,成功解救8名人质。他用自己的生命安全,换来了群众和战友的安全。

磨炼:参加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

近年来,李建华先后参加青海玉树抗震救灾、都江堰泥石流救援、蒲江抗洪抢险、4·20雅安地震救灾、赴外地驻训执勤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

在异地执行任务的日子里,李建华总是先公后私,以国为家。2015年6月,按照上级部署,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精心选调42名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特警队员,由李建华协助支队领导带队,赴外地执行轮训执勤任务。在历时140天的执勤工作中,李建华与参战特警队员一起顶烈日、战风沙,开展盘查、清查和抓捕等任务。期间,他累计组织调动警力6000余人次、车辆1000余台次,并参与检查车辆2.5万余台次、盘查人员3万余人次、抓获各类嫌疑人175名,受理群众救助40起,为维护当地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平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

成长:成为“黑豹突击队”队长

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被称为“黑豹突击队”,每一个队员都是特警中的精英。1995年10月成立至今的24年里,在打击严重暴力犯罪的无数急难险重任务中立下赫赫战功。

2018年3月,李建华成为新一任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在带领一大队完成一系列繁重勤务的同时,李建华每天仍保持甚至超过担任队员时的训练强度。“人不是被其他人打败的,而是被自己的心态打败的。从警的那天开始,我们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如何创造自己的价值,但在这个过程中,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人的初心和冲劲都会被打磨掉。如何保持自己的初心,不随波逐流,才是最可贵的。”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