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16日,中央媒体采访团来鄂尔多斯采访报道库布其、毛乌素沙漠生态修复治理,看看他们都说了啥?穿啥?穿沙!是横穿沙漠的公路
内蒙古自治区的库布其沙漠曾被称为“死亡之海”,让当地牧民饱受封闭、贫穷之困。为了生存,他们不断地治沙、植树、造林、修路。库布其的治沙传奇,就这样被写进了历史。要穿越库布其沙漠,你可以放心行驶在公路上。如今,一条条穿沙公路在沙海中延伸,分隔了沙漠,联通了南北,绿染黄沙,锁住风尘,让库布其从“死亡之海”变为“聚宝之盆”。(记者:达日罕)库布其沙漠披绿装
在黄河“几”字湾里、阴山山脉南的鄂尔多斯高原,横卧着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的我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过去,这里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科学创新,库布其沙漠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无人机照片)。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道图嘎查牧民新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航拍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发电基地
日前,由中建中环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内蒙古达拉特旗光伏发电领跑奖励基地1号项目顺利建成完工,该项目位于库布其沙漠中,建成后与基地内一期光伏电站连成一体,占地面积约120万平方米。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发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发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发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发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发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发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 这是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发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百村脱贫记:杭锦旗吉日嘎郎图“沙漠水乡”养螃蟹 牧民“跨界”做渔民全球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
即将并网发电
日前,内蒙古达拉特旗光伏发电领跑奖励基地1号项目已顺利建成完工。据悉,此项目由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所属中建中环工程有限公司通过EPC总承包工程的方式承建。据介绍,该项目装机容量69.03兆瓦,建成后与基地内一期光伏电站连成一体,占地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20亿度,产值6.2亿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电站。作为国家光伏发电领跑奖励基地,该项目从施工技术、发电技术上持续优化改进,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做好行业的“领跑”,提升光伏产业的整体水平。在发电组件的选用上,项目选用的是双面双玻组件光伏板,不同于传统的光伏板只有正面能够转化太阳能发电,该光伏板正反两面都能吸收转化太阳能发电,以更高的电力输出、更可靠稳定的发电能力、更小的遮挡损失、更强的机械载荷承受能力、更优异的温度系数特性,能够提高15%的发电效率,其应用进一步促进光伏产业水平提升,带动内蒙古新能源产业的科技发展。在光伏发电中,当太阳光和光伏板的角度越垂直,发电效率越高。该项目在光伏板的支架下安装传动组件,通过计算太阳光的角度和运动时间轨迹,设定自动程序控制传动轴,让光伏板化身“向日葵”,“追着太阳走”,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光伏板向着东边,黄昏日落的时候,光伏板就向着西边了,始终保持与太阳光形成尽可能的垂直角度,保证最大的发电效率。在建设过程中,面对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等恶劣的气候条件,项目团队攻坚克难,解决了沙漠钻孔成洞和沙漠大风天气等问题,克服了恶劣的气候条件,以洇水桩机旋挖技术、浇注大颗粒沙石等自主设计研究出的优化方案,成功在沙漠中筑起两万三千多根光伏支架;顺利铺设上了17万多块光伏发电板,抢回了受疫情耽误的工期,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实现并网发电的目标,实现了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增长的互促双赢。据悉,该项目在设计上采用“林光互补”的模式实现清洁能源环保效益和作物栽种经济效益的“双优化”,在基地外围栽植沙障,主干道两侧打造防护绿化带,在光伏阵列之间密植适宜本地生长的矮化经济林,稳固流沙、抵御风沙,稳步推进荒漠化治理;种植的除了绿化植物外,红枣、黄芪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达4.8万亩,增加当地贫困居民的生态经济收入,为脱贫致富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建中环达拉特项目稳扎稳打,顺势而为、趁势而追,在沙漠之中扎实推进国家清洁能源建设,通过不断优化自身技术工艺和对行业领先设备产品的大胆精准地运用,打破了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地区的自然条件制约,立足生态优势,积极发挥市场作用,推动生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与农业经济作物植被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将自然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生态经济发展优势。该项目并网发电后在节能减排效果方面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6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65万吨、粉尘45万吨,有效改善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结构和生态环境质量。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七大沙漠。经过几代治沙人的努力,库布其沙漠创造了绿进沙退、大漠变绿洲的奇迹,三分之一的沙漠得到治理。日前,记者来到内蒙古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这里位于库布其沙漠中部,占地10万亩,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达40亿度,实现产值超15亿元,同时可有效治沙12万亩,年减排二氧化碳320万吨、粉尘70万吨。可全面助力库布其沙漠打造“金沙、蓝海、绿洲”的绿色生态屏障。(记者:常理)
19.6万块光伏板
拼接成的“骏马图形电站”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展光伏产业得天独厚。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第三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基地规划建设总规模2GW,占地10万亩,预计投资15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达40亿度,实现产值超15亿元,同时可有效治沙12万亩,年减排二氧化碳320万吨、粉尘70万吨。截至目前,一期项目按照基地外围锁边林、道路两侧防护林、光伏场区经济林,总体沙障做保障的“三级防护”模式,有效治沙2.3万亩。二期项目生态修复工程已启动,有效治理面积将达到2.1万亩。该基地还利用19.6万块光伏板拼接成一个“骏马图形电站”,从空中俯瞰,格外亮眼。↑ 图为19.6万块光伏板拼接成的“骏马图形电站”。↑ 图为19.6万块光伏板拼接成的“骏马图形电站”。 
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微信(ordosnews)整理
编辑:杨阳、王淑琪
校对:李荣、白倩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