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已至尾声,在这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间,是什么让中国风雨兼程、勇毅前行,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推出中国经济年终特别报道《非凡2020》,用声音刻录中国经济这一年。30日推出:《客从海外来》。
央广网北京12月30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些产品是我们刚刚参加上海进博会的英国冷萃茶酒,它是茶和酒的结合,是一种低度的鸡尾酒……”这是2020年11月中旬,在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上的一幕。来自英国的拉娜正在用流利的中文向观众介绍公司全球首创的三款冷翠茶酒。拉娜说,2020年,她们第一次从上海进博会转战到义乌。“希望在义乌找到一些经销商和代理商,浙江这边的经销商也可以,其他地区的也可以。我们觉得,义乌是打开中国市场比较好的一个地方。”
受疫情影响,延期至11月上海进博会之后举行的义乌进口展,充分承接和放大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据统计,上海进博会参展商中,有93家报名来到义乌,远超过上届的26家,展会质量进一步提升。
客从海外来,新朋友变老朋友,参展商变投资商。如果说,中国巨大的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让“头回客”们看到了机遇,那么,在特殊时期依然如期举办进博会的举动,则让他们看到了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从而成为了“回头客”。韩国株式会社NUC电子连续参加了三届进博会,今年更将展位面积扩大两倍,并带来了众多尚未上市的厨房家电新品。企业中国区总监林志洙说:“其实我们公司的产品出口中国的占比不到5%,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但是中国的消费能力是世界第一,以后我们要先考虑按照中国消费者喜欢的功能去设计。”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证明。2020年6月,被誉为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广交会首上“云端”,2.5万家参展企业全部上线展示,实现了历史最悠久的贸易盛会与互联网技术的一次创新融合;9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成为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家企业和机构线上线下参展参会;11月,上海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金额超越往届……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说,特殊情况下,中国具有标志性的三大展会依然如期召开,且亮点纷呈,彰显了我国迎难而上的大国担当,对于当前形势下的全球经济也起到了“强心针、定心丸”的作用。他指出:“这三场大型展会充分显示出中国在防疫抗疫取得阶段性成功、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正常轨道的情况下,有能力举办这样重大的商贸盛事,在维持全球经济增长,贸易和投资项目洽谈以及增强全球发展信心上,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对于中国实现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当前,我国正在从国家层面对一线城市对外开放功能进行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一个以“北上广”为龙头的全国会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就曾透露,我国已处于优化会展业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在货物贸易领域,上海进博会侧重于进口,广州的广交会侧重于出口,北京的服贸会聚焦服务贸易,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时期‘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全面发展的展会促进平台,推动形成以‘北、上、广’为龙头的全国会展新格局。”
客从海外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从来没有改变。就在10天前,跨国企业玛氏公司投资超过1亿美元建设的玛氏天津宠物食品工厂项目正式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该项目占地约11万平方米,满产后年产能可达25万吨以上。玛氏宠物营养中国区总裁牛英华说,工厂的投资额是玛氏5年来在全球最大的一笔,满产能运转后,这里有望成为玛氏产能最大的现代化宠物食品工厂。
“中国宠物相关的所有产业链的产值差不多达2000亿,且增长势头非常强劲,每年以将近20%左右的速度在大力发展。鉴于此,我们愿意对未来投入更高的资产,然后能够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牛英华说。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将超过14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吸收外资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重有望继续提升。在全球贸易因疫情而大幅下滑、不断受限的2020年,中国坚定实施外商投资法、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新设3个自贸试验区、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之路。张建平说:“总体上讲,现在中国依然在贯彻落实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逻辑,目标是致力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发展。所以,无论是制度型对外开放,还是面向全球推进产业开放,我们都取得了积极、显著的成效。在今年对外开放的基础上,未来我们会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相关领域,特别是涉及到面向21世纪的贸易投资规则方面,通过我们制度型开放的对接,将来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的力度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