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种子论粒卖、喝得惯凉水的“泥腿子”……五段暖心“小故事”讲述乡村振兴“大文章”

2021-03-15 16:37:39来源:人民网编辑:四川在线


记得有一年,我做了十余个品种的燕麦试验,从整地、播种直到田间管理,不敢有丝毫马虎。正当我看着健壮的麦穗,展望丰收的喜悦时,一场暴风雨瞬间把它们打倒在地,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那可是我们用心去呵护出来的生命啊。一次次的失败,换来了一个个有价值的数据,带来了一项项新技术、新品种。正是有这样一大批沉得下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日晒、住得惯草棚、喝得惯凉水的“泥腿子”,为农牧民、为农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助推农牧民脱贫奔小康。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草原站的农技推广研究员郭艳玲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狄邱乡西狄邱村,农业技术人员在麦田内进行小麦测产。新华社记者 王晓摄

【编者语】据统计,2014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1.4亿元实施“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累计培养2万余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土人才,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工作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既需要专业的科技人才,也需要“田秀才”等农村实用人才和乡村本土人才。农民技术员既是拉近农民和科技间距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当地群众学习、应用新技术的好榜样,有了一个“明白人”,就会有更多的“明白人”。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