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飞线”引来致富泉

2021-08-16 11:36:42来源:经济日报编辑:牛霄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龙池村位于群山之中,沿着盘山公路顺山而上,再步行穿过崎岖的山间小道,就来到了位于龙池村七组的大缺崖。站在悬崖边望去,一条空中水管穿越悬崖,连接着两山之巅,如同“空中飞线”,在云遮雾罩之下若隐若现。

  横向跨度1480米、最大悬空高度600多米……这条千米“飞线”,解决了龙池村305户村民的吃水难题。

  找水:深山密林觅水源

  龙池村位于武陵山区,属喀斯特地貌,蓄水、保水能力差。“天干的时候,吃水要去山下背,一次背50斤,来回一小时;下雨的时候,家中的锅碗瓢盆齐上阵;洗菜的水用来洗脸,洗脸的水还要浇菜地……”龙池村党支部书记赵丽华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当地脱贫致富的“瓶颈”。

  喝上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是龙池村村民多年的期盼。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水”的困境,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引水。

  水从哪儿来?“曾研究过几套方案,但都被否决了。”赵丽华说,龙池村附近既没有高位水库,也没有山泉水。从邻近的巴东县引水,路程远,协调难;从山下的大布滩河抽水上山,需建4座泵站提水,建设难度大,维护成本高。

  艰难的找水之路,龙池村历届村干部走了几十年。2018年初,听说山对面的招徕河村有一口泉,村委委员吴道远、村民覃仕武一大早就出了门,骑了4个小时摩托车到山脚下,又用几个小时艰难爬上了陡崖。

  “有水,有水!”一股清泉叮咚流淌。覃仕武捧起泉水喝了一大口——是甜的!喜悦过后,看着两岸刀劈斧削的绝壁,两人犯了愁:怎么把水引到村里?

  经过多次实地勘查,长阳县水利部门决定从水源地架设一道空中水管,横跨峡谷,用索道将两地相连,长距离引水。

  引水:绝壁“飞线”引清泉

  找水不易,“飞线”更难。2018年8月,长阳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飞线”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由两根钢丝绳和一根水管组成,两头“系”在大布滩河两岸的悬崖上,单跨和悬空高度均为湖北省同类饮水工程之最。

  “1000多米的空中‘飞线’,我做了30多年索道工程也从没见过。”施工负责人田康继告诉记者,龙池村山路陡峭崎岖,施工设备无法进场,工人不得不采用最原始的办法将材料背上山。“飞线”跨度太大,工人只能抓着绳索降到山脚下,再坐木排到对岸,通过小型设备中转3次,把接近10吨重的工程材料与250根钢丝骨架管送达对面山巅。施工时,工人被吊在近700米的高空,用双手将钢丝骨架一截截接起来。

  “两边都是悬崖,跨越峡谷的工程需要人工作业。”施工队员向长江回忆:“我们就系上安全绳,拉着0.4厘米粗的钢缆,分别从对岸山顶下到招徕河水库,坐船将两根钢缆在河中央对接,再用细钢索将直径更粗的钢缆拉过对岸……”

  施工队员殷云寿告诉记者,为节省施工时间,那段时间他和工友每天背着开水、馒头、烧饼施工。“中午肚子饿了,我们就在悬崖上找一小块相对平坦的地方,抱着安全绳,拿出馒头和开水匆忙吃完,继续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