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共扬帆,“9+2”各方齐聚四川

2021-09-24 12:45:58来源:四川观察编辑:何勇

四川观察 郑颖 谢晓莉

河流,人类文明的摇篮。

翠峰一水滴三江,珠流万里入南洋。

珠江,中国流量第二大河流,千百年来润泽了南方大地多姿多彩、繁荣共生的璀璨文明。

21世纪的今天,循着她的血脉,自古就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泛珠三角区域,高质量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广阔、活力充沛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携手开创新时代协同发展新格局!

弄潮儿向涛头立。2004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九省区与港澳共同开启合作大幕。

2005年,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在成都举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领域不断拓展、环境更加开放、平台更加多元。

2016年,合作提档升级,从省际区域协调机制上升为国家战略,泛珠三角区域被赋予了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区的使命。

十七载勠力同心、携手共进,在“9+2”各方共同努力下,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在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巨型经济圈”,已成为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成功典范、新时期内地与港澳建立更紧密联系的主要平台。

国家战略牵引,聚共识、建机制、搭平台、促项目,区域重大合作蹄疾步稳、硕果累累。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质升级——

钢铁巨龙穿山越岭,激活带动沿线增长“新引擎”;

高铁经济带合作如火如荼,注入经济发展“新活力”;

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畅通人流物流“动脉血管”;

航道港口通江达海,加速构建区域“黄金水道”;

航空枢纽通达寰球,持续构建内外畅联“空中通道”。

协同创新与经贸产业合作齐头并进、开花结果——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9+2”各方持续加强区域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横向联系,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携手共建“数字丝路”。

从产业承接转向生产、研发、市场深度融合,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高新技术项目——深化产业合作,合作“含金量”显著提升。

立足区域经济一体化,泛珠各方合作不断向纵深拓展。

生态环保合作成效突出、美美与共——

一条条清洁能源空中走廊,串起绿色发展大动脉,“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正在这片区域由共识成为现实。

泛珠合作,以水为媒。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泛珠三角区域内主要江河水质多年来维持在良好状态。各省区积极联动,不断创新跨区域生态保护机制,推进联防联控联治,让蓝天白云常在,绿水青山永驻。

社会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得益彰——

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健康合作不断深入,“诗与远方”交融,“9+2”协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推动内地与港澳紧密合作,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广东、福建、四川、海南、广西、云南、湖南7个自贸区,相互借势借力,推进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出南海,通亚太,联欧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泛珠三角区域作为“一带一路”的门户、枢纽功能逐渐凸显。

协同合作共赢,携手全面小康。泛珠三角区域既有经济领先的珠三角城市群,也有欠发达的中西部山区。聚焦脱贫攻坚,各省区积极加强扶贫协作联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跨省区协作格局。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泛珠共同走向全面小康,生动上演了“9+2>11”的中国故事。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展现新气象,开启新征程。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泛珠合作一定能够向着更高层次、更深领域不断推进,迸发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从“珠流南国,得天独厚”的历史中走来,向“万水千山、海陆相连”的明天走去。

泛海摩天,珠联璧合,共享区域发展新机遇,共创山海合作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