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国外媒体人员工作的大本营,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包括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两大功能,有新闻发布区、转播工作区、媒体餐厅、媒体工作间等功能区域。
主新闻中心在设计之初就融入智慧冬奥成果,尤其是场馆内的媒体餐厅设计了智能化制餐、供餐服务体系,24小时运行,不仅能提高供餐效率,在疫情防控的环境下,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避免过多的人员交互。
智慧餐厅的“智慧”之处,在于创新地实现了软硬件融合、人机融合,较好达成了餐饮设备自动化运行过程中的运动精确性、作业平稳性、布局多样性,既保障了出品丰富、品质稳定,也大大提高了供餐效率。
餐厅中餐区抬头可见的透明玻璃轨道上,云轨小车时刻待命和自由穿梭,可实现菜品的空中智能传送。智能炒锅将菜品装盘上传至空中云轨处,系统智能调度云轨小车接应菜品,智能规划最优路径,自动送达对应餐桌上空,再通过下菜机,让美食“从天而降”。不仅有效降低服务人员传菜的劳动强度,还能提高传菜效率,防尘保温,杜绝人为接触,提供充满科技感的就餐体验。
据了解,为满足国内外媒体不同饮食习惯,餐厅精心设计了100多道菜品,数十款冷餐、饮品、甜品,共计200多个品种,分为8套菜单循环使用。菜品以中餐为主,西餐为辅,将让五洲来宾领略到正宗的中国味道。春节期间,餐厅特意研发的智能饺子馄饨机可让各国记者充分领略浓浓的中国年味。该设备融合传统烫煮工艺,实现自动加料、高汤现煮、出餐,做一份饺子仅需10分钟,一份馄饨仅需6分钟。配备的6个煮篓同时工作,每小时可出餐60份左右。(记者 刘希尧 光明日报记者 黄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