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县:精准落实“河长制” 持续做好“水文章”

2022-06-07 10:54:31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编辑:覃贻花

近年来,鄱阳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全县各级河湖长主动履职,县河长办统筹协调,让河长制真正实现从“有名”向“有实”,从“管住”到“管好”转变,实现了从河湖长制到河湖长治再到河湖常治的河湖库治理升级,切实守护好一方碧水,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景象。

(鄱阳县乐丰镇里湖水库 刘子飞摄)

“目前,我县共有县、乡、村三级河长730名,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常态化巡河护河,巡河率达128%,对河湖问题现场落实整改责任,即知即改。”鄱阳县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王明介绍。

据悉,鄱阳县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县级会议制度、信息工作制度、工作督办制度、工作考核问责办法、工作督察制度五项制度和“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深化“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协作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有效解决了河湖长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流域面积 50 平方公里以上的27条河流、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15座湖泊的河湖管理范围进行划定,已完成河湖划界2056.4公里。

据了解,鄱阳县共有2个县级饮用水源和37个农村饮用水源。2022年,该县加大了对饮用水源地的巡查和监管工作,全力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今年一季度,该县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源保护达到Ⅲ类以上水质要求。同时,启动了县级饮用水源地调整和10万吨/日供水厂取水口整体迁移工程,突出源头治理,水源涵养功能持续提升。

(鄱阳县昌洲乡河湖整治现场 刘子飞摄)

近年来,鄱阳县把水污染防治作为保障水生态安全的重中之重,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通过江西省水利厅综合督察、自排自查、卫星遥感监测及暗访督查等方式,发现“四乱”问题,推进问题整改;加大了非法采砂整治力度,已组织开展采砂执法巡查16次;新建了双港镇赵家、金盘岭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对城镇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提高了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和改造了城区污水管网,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加强对鄱阳县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监管,定期调度、了解生活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情况,并适时开展督导帮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出水达标排放。

“原来我们这里的河道深浅不一,河岸杂草丛生,边坡上也堆满了生活垃圾。经过治理,现在雨污分流,岸上修了步道,还种上了花草,变成了河边广场,环境好了,水也清了,现在我们都愿意在河边散步游玩。”一大早,就在东湖旁边晨练的市民洪晨说道。

鄱阳县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打赢碧水保卫战的治本之策,积极探索构建“河长+”多维监管体系,利用无人机巡河等举措,既有效消除了巡河盲区,又全面提高了巡查的及时性、有效性。同时,该县把河湖长制工作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融合,聘用建档立卡脱贫群众担任河湖保洁员,聘请5名社会监督员护河管河,有效增强了河湖管护力量和执法力度,形成了共防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rmrbj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