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傍晚时分,村民屠艳娜掏出手机一看,原来是自己网上订购的化妆品到了,她步行来到村里的数字生活服务站,根据短信编码取到了自己的快递。
在浙江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这个小小的数字生活服务站里,共有农业、健康、医疗等6个数字板块,仅快递方面,日均快递量就从原来的5件增长到了现在的100件左右。“这几年,村里数字化设施不断增加,就连上厕所,也智能化了,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了。”取到快递的屠艳娜笑着说。
这只是数字乡村在德清的一个缩影。据近日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研究院举办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报告》发布会显示,德清县以122.1分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列百强县榜单全国第一。
在德清,数字乡村一张图已经遍布村庄 白羽 摄
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连续五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建设数字乡村提出了指示与部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数字乡村建设将助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早上七点,禹越镇三林村养殖户陈建坤打开手机,轻点几下,远处鱼塘中的自动喂料机就开始运作。“有了这个系统,不出门,我也能远程喂养,随时掌握鱼塘含氧量等信息。”
农户口中的“水产法宝”正是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物联网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对水产养殖的水质、溶氧、水温等核心指标进行监测,并且通过水质健康分析报告等内容指导农户调水控藻,防止水质恶化。
“物联网服务已在德清布局三年,目前,服务的鱼塘、虾塘约4000个,总面积超3万亩。” 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战略部总监黄嘉锋说,除了智能的物联网系统,公司还通过线下网格化管家和线上运维服务等方式,提供设备清洗、维护等增值服务,一旦出现鱼塘断电、设备损坏、信号丢失等情况,企业及时向农户发出预警。
据统计,通过数字化提升,全县农业企业用工成本降低43%,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
数字商贸促进农业转型。去年9月开园的德清农村电商产业园仓储中心,工人们正根据订单信息,打包蔬菜产品后装车。浙江亲龙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顾云芳笑着说:“以前做线下销售,售价低,效益差。现在有了园区助力,我们每月的销售额已超百万元。”
德清百源康植物梦工厂采用“鱼菜共生”新科技进行生产 白羽 摄
据了解,进驻农村电商产业园以来,该公司依托园区的销售渠道,线上订单大幅上涨。目前,经过阿里巴巴集团驻点运营,已有12家企业进驻园区。同时,通过电商数据和市场分析,成功打造了“青虾”、“酸菜黑鱼片”、“早园笋”、“虾田米”4款精品网货。
除了产销对接,产业园还提供创业孵化、信息交流、教育培训等服务。今年,产业园与德清县职业中专达成战略合作,统筹推进电商专业建设,为在校生提供实训基地,不仅培养了新一代电商人才,也进一步打响德清农产品品牌。
数字服务优化百姓生活。至2021年底,德清县已累计建成村级、小区级智能服务站113个,数字农业示范园区11个。今年以来,德清创新打造县域农产品一体化数字配送平台,农产品6小时内全县域直达。
“还要加大对农村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为数字产品进村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完善‘数据归集池’,同步打通58个部门数据,为乡村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德清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杨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