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账海报丨跨越时空的“对话”
北宋堤岸承压着明代桥体
明代道路之上有清代车辙
不同时期的遗迹遗存
是如何跨越时空在开封相聚的?
历时近4年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取得重要进展——
实证开封“城摞城”
首次揭示了北宋东京城内大运河形态
大运河(汴河)横剖面,河道、堤岸肌理清晰。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从唐宋到明清
大运河河道淤积厚达13米
不同时期河道宽度、堤岸修筑清晰明确
让人一眼望尽大运河千年变迁
见证古代城市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
时序更替
岁月流转
“不同时期桥摞桥、路摞路
是开封形成立体叠压型城市
‘城摞城’奇观的真实再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说
大运河(汴河)河道西壁剖面图,揭示大运河(汴河)自唐宋至清代发展演变过程。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由于战乱和黄河泛滥
历史上开封曾多次被泥沙掩埋
如今城下自下而上依次埋藏着
魏大梁城
唐汴州城
北宋东京城
金汴京城
明开封城
清开封城
州桥遗址的发掘
揭开了开封城下
这6座古城
的神秘面纱
始建于唐代的州桥
是开封城市中轴线地标性建筑
遗址东侧探方唐宋至明清时期地层清晰
西侧探方宋代堤岸石雕祥瑞壁画构成长卷
点击图片,查看壁画到底在哪。(手绘图为开封市文广旅局提供)
州桥遗址西侧探方(州桥遗址考古队供图)
明代州桥结构基本完整
青石铺筑桥面,砖砌拱券
明代道路上叠压着清代车辙印
刘海旺告诉记者
“州桥是北宋东京城的文化高地和精神标识
众多遗迹遗存的出土
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和繁荣发展提供了实证
也是中国大河文明的有力见证
揭示了黄河与开封古城共生共存的关系”
出品:王丁 李俊
策划:林嵬 齐慧杰
监制:王圣志 胡国香
统筹:桂娟 双瑞
记者:史林静 李安
海报:王晶晶 聂毅
文案:唐颢宸 赵露露
编辑:庞子乐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河南分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联合出品
素材支持:开封市文旅广局、开封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