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格局催生大市场 从“消费季”看大湾区“促消费观”

2023-05-06 09:52:06来源:ZAKER编辑:林霜

从 " 一位难求 " 的淄博烧烤,到买不上票的北京颐和园 …… 刚刚过去的 " 五一 " 假期,哪些消费场景让人印象最为深刻?

无论如何,每一帧人流涌动、每座城人气火爆的背后,无一不在向世界展示这样一个事实:热气腾腾的中国,又回来了。不少省市甚至已经等不及假期过去,当晚就抢先披露当地旅游和消费数据。

当 " 史上最火‘五一’ " 过去,如何把 " 流量 " 转变为 " 留量 ",是每一个跃过高峰、期待消费市场能继续乘势而上的地区最现实的 " 冷思考 "。

作为全国消费大省的广东," 五一 " 前夕则选择与港澳两地共同打造 " 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季 ",携手推出一揽子促消费政策。

历来拼 " 寸劲 "、讲效率的广东,为何在消费加速回暖的当下,选择将 " 节 " 延长为 " 季 ",背后折射出大湾区怎样的促消费观?

" 大格局 " 里有 " 大市场 "

粤港澳三地消费 " 家底 " 可谓殷实。

去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4.5 万亿元,已经连续 40 年全国第一;香港是全球闻名的 " 购物天堂 ";而澳门依托丰富多元的旅游业一直吸引着全球游客 …… 三地在各自优势消费领域都是 " 单项冠军 "。

不过,面对不同体制、不同货币制度、不同市场特点,三地消费市场如何进一步融通,便成为检验三地融合发展的 " 试金石 "。

仔细观察这一次 " 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季 " 启动仪式上相关表态和政策发布,不难发现,三地都不约而同选择将自己 " 平台化 ":甘当旅游、消费 " 中转站 ",全力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消费在大湾区乃至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起来。

比如香港提出:向全球旅客免费送出 50 万张经济舱客位往返机票,旅客可经香港国际机场转飞至世界各地。

而澳门特首贺一诚则在视频致辞中提出 " 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 " 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

广东更是披露:对国内国际航线派发一百万张优惠机票,既欢迎大家 " 到湾区来 ",也欢迎大家自大湾区 " 到全国去 "。

不约而同表述,折射出粤港澳三地更清晰、更长远的促消费观念:眼光不再拘泥于所在辖区的 " 小市场 ",而是在更大的格局中谋划 " 湾区大市场 ",把一城一地的优势,聚拢成粤港澳大湾区优势。

今天,粤港澳联手提出 " 一程多站 " 跨境旅游计划、广东提出携手港澳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消费中心城市群,打造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正是题中之义。大湾区内各方互相为对方 " 引流 ",也互相将对方当作自己的广阔市场。一个面向世界的 " 共同市场 " 格局更大,收获必然也将更多。

" 功夫在诗外 " 打造消费新场景

比假期客流更早到大湾区来的,是一批来自天南海北的电商直播主播。

作为与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季同期举办的第三届直播电商节(广州),早在节前就有计划地 " 引进 " 知名主播亲身前往广州,通过全新的体验式直播,沉浸式带货湾区好物,主办方甚至打出 " 广货带天下,广带天下货 " 的概念—— " 千年商都 " 广州或许更深谙 " 场景造势 " 的重要性:消费背后是人气,人气背后是新的消费场景。

" 五一 " 假期,另一组数据同样让人有些意外:" 五一 " 期间,广东接待游客 4546.1 万人次,同比增长 77.9%,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18.6%。

要知道,相比于国内其他地区,广东历史遗迹、自然景区数量上并不占优势。要想在众多热门地区中脱颖而出,广东必须依托自身特点,打造全新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就在这次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季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李斌公布的文旅消费政策 " 大礼包 " 中,除了发放 1 亿元文旅消费券、100 万张景区优惠门票这些 " 实 " 招外,还重点推出千场文艺演出进景区、特色自驾游精品线路、百场岭南特色文旅节事活动这样的新 " 场景消费 " 融入已有的文旅景区,其目的,正是给消费者更加丰富的场景式消费体验。

电商和文旅,在不同领域为消费发力,也在打造新消费场景上 " 殊途同归 "。

不论是消费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在寻找新的场景与平台。惠州主题美食嘉年华拉动 " 舌尖上的消费 ",梅州农特产品和老字号产品展销 …… 放眼广东上下,越来越多城市着力打造 " 一城一节一 IP" ——看似 " 功夫在诗外 ",拼的却是主动作为,通过打造新场景,激发区域消费潜能。

熙熙攘攘的人流,天南海北的连线,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收获则让人 " 惊艳 ":在刚刚过去的 " 五一 " 假期,广东全省消费市场增长超过预期,已经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

耕耘 " 湾区好物 " 更深耕 " 广式服务 "

就在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季启动仪式现场一江之隔," 中国外贸风向标 " 广交会也在如火如荼地举行。时隔三年,广交会迎来全面恢复线下举办,来自 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名客商云集 " 花城 ",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看似 " 拼经济 " 两个完全不同的 " 赛道 ",却因为一系列 " 广式服务 " 巧妙联系起来:随着广交会举办,广东多地有针对性地全面升级 " 广式服务 " 措施,推出多语种服务、专属客服导购、城市资讯导览、广式礼遇相赠等服务,进一步提升城市体验。

重质量、有温度、见情怀的 " 广式服务 " 再现,让大湾区人气从广交会会场延伸到城市消费中。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客流总量同比增长 231.1%,天河路商圈人流量同比增长 20%。但不少外地消费者却感叹:人流虽然多了,服务质量却没有降低。曾因广货行销天下而广为人知的 " 广式服务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再次被赋予了高质量消费的新含义。

风物长宜放眼量。从 " 消费节 " 到 " 消费季 ",再到打造延伸全年的多项大湾区主题消费活动。这次 " 五一 " 假期,粤港澳大湾区用亮眼的数据再次证明 " 湾 " 有引力,所言非虚。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全力挖掘消费需求,用更加开放的格局和思路,拥抱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

(总台记者 郭翔宇 林铭浩 戴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