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⑩丨岳元文:一辈子用心选育、推广一个大品种

2024-01-19 17:26:57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编辑:何璇

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全省18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四川农村日报、川观智库问稻研究院牵头的“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推介活动启动。“宜香优2115”选育人之一以及推广主持人、四川金色绿丹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元文成为我们首批关注对象。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人物名片

岳元文,“宜香优2115”选育人之一以及推广主持人、四川金色绿丹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多次被评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先进个人”“优秀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殊贡献奖”,2019年获“张海银种业促进奖”二等奖,其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项目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获“十大杰出川商”荣誉称号。

人物故事

1月17日,水稻的生产季节还未到来,四川金色绿丹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丹种业”)董事长岳元文仍安排了出差行程,前往海南的南繁基地考察公司的亲本繁殖加代及种子纯度鉴定工作。最近一段时间,海南、云南、重庆、四川等地都有岳元文的足迹,“要去到数十个地方,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基地。”

从与“宜香优2115”结缘开始,岳元文就没有闲下来过。作为选育人之一以及推广主持人,岳元文见证了“宜香优2115”的诞生、成长为长江上游最耀眼的明星品种(连续7年年推广面积全国前十、西南第一的杂交稻品种)的全过程。“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而且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很自豪。”他说。

◆ 种子质量放在第一位

今年,根据研发和生产需要,岳元文和他的团队需要找到更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再过2个月,川南水稻就要播种了,基地要提前落实。”岳元文说。

找到一个让岳元文满意的基地并不容易。“好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要同时满足交通方便、土壤肥沃、土地成片等条件,最重要是保证种子的质量。”

之所以如此看重制种环节,与岳元文经历的两件事有关。在他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事情原委。

一次发生在2020年7月,当时一个制种基地遭遇严重洪涝灾害,“宜香优2115”生产制种田被淹5000多亩,其中超过1000亩遭冲毁绝收。还有一次发生在2022年7月至8月,持续30多天高温干旱,“宜香优2115”水稻制种田严重缺水,造成制种扬花授粉困难,造成超过7000亩受灾,超2000亩水稻制种几乎绝收。

“一亩制种田生产的水稻种子,能为250亩水稻田提供来年水稻生产用的稻种。”岳元文回忆起来,仍心情沉重。“很多种植户都等着‘宜香优2115’的种子,制种环节不容有失。”

当前,还未进入我国水稻生产的季节,只有在海南等少数地区,能看到水稻生长的景象。岳元文将水稻、玉米品种送到南繁基地进行加繁加代,“一方面可以加速育种迭代,另一方面,对已生产出的稻种进行田间纯度鉴定。”

◆ 一辈子做一个大品种值了

2023年,“宜香优2115”收获颇丰——

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主导品种,同时入选为《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骨干型”品种,被遴选为四川省主要粮油作物当家品种,自2012年推广以来,累计推广面积近300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逾100亿元……

“对于种业人来说,一辈子能选育和推广出一个像‘宜香优2115’这样的大品种就值了。”岳元文感概,“这辈子能选育、推广出‘宜香优2115’,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社会。”

岳元文与“宜香优2115”结缘分,要追溯到2003年。那一年,“宜香优”的父本“雅恢2115”被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黄富发现。作为“宜香优2115”的选育人之一,岳元文参与了新组合的测试、品比、多点试验及四川省国家等区域试验的申报、报审等。从四川到海南,在一代代的迭代选育下,“宜香优2115”经历了“十年磨一剑”的涅槃重生。

2012年开始,岳元文和他的团队开启“宜香优2115”的生产和推广工作。制定“打造全产业链,后端拉动前端”推广策略、实施商标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多渠道宣传推广、开展配套高产技术研究和展示示范、建立高标准质量控制体系、召开大规模多场次现场观摩会,申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

坚持至今,已十多个年头。在岳元文看来,“一个好品种是选育出来的,一个大品种是推广出来的。在好品种的基础上,通过好的宣传、推广和服务才能成就一个大品种。”

“作为种业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优中选优,从源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把好品种进一步做大,助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岳元文说。

◎ 你就是那束光!“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推介活动启动

参与方式>>>

参与者可下载川观新闻客户端,点击屏幕首页的“追光2023”悬浮球,即可进入报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