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㊿ | 李宗滨:深耕数字技术,浇灌农田"吉时雨"

2024-02-27 18:05:16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编辑:陈泳秀

“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推介活动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全省18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四川农村日报、天府农科-川观智库问稻研究院牵头。活动启动以来,关注对象有扎根“三农”的科技人才、田间“土专家”、助农增收达人等。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人物名片

李宗滨,“吉时雨”数字农业创始人,成都吉时雨东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退役军人创业先进、成都市大数据领军人才。专注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11年,创建“吉时雨”一体化低成本智慧农业建设模式和一站式数据托管服务模式,将“吉时雨”数字农业品牌推向全国,服务全国510万亩耕地。

人物故事

“深耕农业,服务农民”,这句刻在吉时雨数字农业中心一楼的标语,为李宗滨11年漫漫创业路指引着方向。

从武警森林部队退役后,李宗滨一头扎进广袤的山川大地中。2012年,他辞掉“铁饭碗”,在成都流转土地,转行做“农民”,并开始探索如何用数字技术为传统农业发展赋能。

此后,李宗滨开启了11年的数字农业研究、应用与推广。2020年,“吉时雨”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吉时雨)在大邑县智慧农业产业园应运而生。他以此为核心,以大邑县为起点,在数字农业领域持续耕耘,将农业数据服务覆盖到全国510万亩粮田、10余万农民、1000多个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让数字农业在全国各地落地生花。

李宗滨(中)在甘肃省武威市实地考察,计划在当地推广数字农业。

▼耕耘一份古老事业

1995年,李宗滨参军入伍,15年的军旅生涯虽然与农业生产关联不多,但在农业大省山东长大,李宗滨对农作物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对传统农业亦有着深厚情怀,种好田、多产粮是他埋在内心多年的愿望。

转业到四川省阿坝州工作不过两年,李宗滨便坐不住了。他拿出全部转业费,转头在崇州市白头镇铧头村流转500亩农田,规模化种植水稻和小麦,开启了全新事业。

种地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周期长、见效慢,对此,李宗滨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认知。组建团队,向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老师拜会学习,聘请当地的老村长做顾问,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经理人培训……他像在部队里一样,勇往直前,破解种种难题,有条不紊地推进自己的种田事业。

李宗滨(左四)在甘肃省武威市实地考察,计划在当地推广数字农业。

天气不稳定导致产量降低、缺乏市场支撑导致销量跟不上……秋天本该是收获的季节,但辛勤劳作一季,公司账面上却亏损了30多万元。当真正走进地里,李宗滨发现,仅靠情怀和勤劳,种田事业难以为继。

深处其中,方知晓个中滋味。不挣钱,自然没人愿意种田。怎么才能让种田变成有奔头的事业?怎么利用新技术为农业发展赋能?农业生产的未来又在何处?这些问题困扰着李宗滨。经过反复研究、考察学习,他将目光放在了“数字化技术”上。

▼锻造一把“数字锄头”

“农业的根本功能是向社会有效供给粮食,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数字技术赋能粮食生产这一传统行业,如何让数字技术赋能农民这一传统群体,实现农业新发展的竞争力是目前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李宗滨想给农民锻造一把“数字锄头”,让农业焕发生机。

李宗斌(左)正在田间查看土壤。

初春时节,大邑县智慧农业产业园里小麦拔节生长,油菜开出绚丽的花。微风拂过,麦浪翻滚,金花飘香。谁能想到如此生机盎然的景象下,还埋藏着不少“黑科技”。

“园区所有田块都埋设有数字化感应设备,安装有物联网探头、作物监控识别装置、虫情测报站、小型气象站等数字化感应设备。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物联网测控系统,可以精准获取田块面积、病虫灾害、气象灾害、市场波动等一系列数据信息,实现农田资源‘一张图’24小时监管全覆盖。”李宗滨指着“吉时雨”数字农业服务平台的监控大屏告诉记者,农民只要打开“吉时雨”APP,就可以清晰、全面地掌握自家田里农作物长势情况,实现生产环节的节本增收。

李宗滨在2021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加强产业功能区智慧化建设专场上路演。

这个诞生于2020年的数字农业服务平台是李宗滨潜心打磨多年的成果。它立足于粮食生产,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把数字技术贯穿应用到粮食生产耕种收全过程、农业产供销全链条,实现对农作物的精细化管理。

劳动力减少30%、药肥减少10%、每亩农田基本增收100元……一增一减间,种地的效益便凸显出来。如今,这一平台服务了大邑县20多万亩农田和400多家规模化经营主体。

▼点亮一张数字农业版图

大邑县只是数字农业版图的起点,以此出发,李宗滨试图把数字农业在四川取得的成功实践经验推向全国。眉山、宜宾、剑阁……云南、吉林、新疆……四年间,李宗滨和他的团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将“吉时雨”数字农业的全国版图一一点亮。“不敢说全国唯一,也至少是全国前二。”回顾“开疆拓土”的点滴,他言语中饱含坚定与自豪。

李宗斌在表彰活动现场。

在李宗滨的带领下,“吉时雨”数字农业快速发展,服务着全国510万亩耕地,承担了国家数字农业大田种植建设试点、国家数字乡村示范县建设、国家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建设、四川省数字农业现场会等数字农业重大专项任务。

如今,李宗滨对推广数字农业,用数字化为农业赋能的那份渴望更加强烈、自信。

2023年,他又完成了一件大事。“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的‘中国吉时雨智慧农业小麦产业园’正式落地,未来会在当地服务优质小麦生产1000万亩。”李宗滨透露,今年5月,他和他的团队还将在缅甸、老挝启动建设“中国吉时雨智慧农业水稻产业园”,未来将服务优质水稻生产1000万亩。

在李宗滨的设想中,“吉时雨”数字农业不仅要在全国落地生花,还要沿着“一带一路”,开遍全球。

“今年还有几项需要迫切完成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在大邑打造数字农业培训中心。”他想帮助更多农民实现数字化转型,让数字的春雨洒满巴蜀大地,让更多辛勤耕种的人品尝到丰收的果实。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