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㊶丨唐以全:一生做好一件事,惟愿天下粮满仓

2024-02-23 17:59:53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编辑:何璇

“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推介活动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全省18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四川农村日报、天府农科-川观智库问稻研究院牵头。活动启动以来,关注对象有扎根“三农”的科技人才、田间“土专家”、助农增收达人等。

严光涛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人物名片

唐以全,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为民家庭农场”负责人。深耕土地三十余载,坚守初心,信守承诺,一生只好一件事,惟愿天下粮满仓,先后承包土地面积达到200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种粮,年生产粮食1800余吨,总产值达500余万元。先后获“全国种粮大户”“游仙区第四届劳动模范”“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四川好人”等荣誉称号。

人物故事

身为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为民家庭农场”负责人,72岁的唐以全,从1992年至2023年,唐以全深耕土地三十余载。先后承包土地面积达到2000余亩,粮食基地辐射石龙村、金龙村、柏林社区、孟津村、金柏村,并带动周边30多户群众种粮,每年解决剩余劳动力50多个,年生产粮食1800余吨,总产值达500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发展规模化种植致富的典型,成为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唐以全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当初种粮许下的承诺:当好“新农人”、守好“饭碗田”、种好“中国粮”。

◆ 雄心立誓言,当好“新农人”

唐以全年轻时也曾走出家乡到外边的世界闯荡,看到别人做生意赚了钱,他也跟风去贩粮、卖水果……而当他每次回到家,看到邻里乡亲纷纷外出打工,一些土地被撂荒时,心里就不是滋味。在一次生意遭遇重大亏损后,他毅然决定重回家乡,种植粮食,在土地上寻求出路,同时在他心里也暗暗立下誓言:当好一名“新农人”。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唐以全是尝过饥饿滋味的一代人,他深知土地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不忍看着一分一厘的良田沃土被荒废。唐以全从1992年开始探索“农场”式种植模式,承包下金柏村帽儿山上的210亩耕地和荒坡大胆尝试规模化种植。

31年前的帽儿山曾是一座杂草丛生、荆棘密布的荒山。因为道路交通条件差,周边村民都不愿意上山耕种。面对如此恶劣条件,唐以全坚定誓言,没有放弃,他与妻子一起砍掉荆棘、铲除荒草,硬是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地方开垦出一片天地来,在唐以全的精心打理下,210亩土地摇身一变成了沃野良田。渐渐地,唐以全掌握了山地的特性,通过大面积连片作业、统一管理的种植模式,种植方法越来越科学,经营模式越来越成熟,粮食的产量逐渐稳定。

唐以全驾驶旋耕机。受访者供图

如今年过七旬的唐以全,已是十里八村乃至全区的名人,在他的带动下,仙鹤镇及其周边乡镇的种粮大户越来越多,被亲切地称呼为“唐粮王”,是大家公认的“田专家”“土状元”。对此,唐以全认为:只要“新农人”的信念不倒,土地是有良心的,你对它付出的多,它对你回报的更多。

◆ 诚心筑发展,守好“饭碗田”

别看唐以全个头小,他的身体里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今年72岁的唐以全仍然坚持每天下地干活,无论是在寒冬,还是在酷夏,无论天晴,还是下雨,他总是在田间地头忙碌。如今,唐以全手中的“土地”也由最初的210亩荒地增长到2000余亩良田沃土,覆盖周边2个镇4个村,年产小麦700吨,稻谷800吨,玉米200吨。

唐以全手中“土地”不断增长的原因究其根源就是:诚信。自以流转和代管方式实行规模化种植以来,唐以全不仅按照土质情况给出合适的租赁价格,而且按照市场行情每隔几年便主动为农户涨租金,2005年、2006年唐以全在面临连续巨额亏损时,仍然第一时间将流转的费用准时、足额送到每一农户手里,不曾拖欠农户一分钱。对此,农户们心里感到十分踏实,大伙都放心将田地流转给他打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找到唐以全,并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他,甚至还有一些举家外出打工的,干脆把地借给他种。

为了回馈父老乡亲们的支持,唐以全便一头扎进田地里,全心全意投入到种植上,努力让每一寸田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好护好父老乡亲们的“饭碗田”。同时唐以全还积极帮助乡亲们在种粮上增收,这些年来,唐以全还免费开办“农家课堂”,把自己的经验无偿传授给乡亲。2014年他还注册了“为民家庭农场”,取名叫“为民”,意思是想带着乡亲们一起学、一起干、一起富。

唐以全(左一)与仙鹤镇干部在麦田里探讨小麦种植。受访者供图

◆ 初心守良心,盛满“中国粮”

种粮如何能种出最好的效益?在唐以全看来,要不断学习新的种植技术,运用科学方法,带着这种理念,唐以全自始至终重视学习科学种植技术,他搜集了大量的专业书籍,一有空就拿起书本学习。经过多年实践,唐以全探索出一整套适合仙鹤镇当地气候和地质条件的耕作种植方法,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收益。正是由于他的精心耕耘,2011年,唐以全的家庭农场粮食总产量达到80万斤,他作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受到国务院的表彰。时至今日,72岁的唐以全,坚守诺言,用31年时间只干了种粮这一件事,种出粮食上万吨,足以供应5000人吃十余年。

春风中,唐以全家庭农场麦田里碧浪如茵。受访者供图

夏日里,唐以全家庭农场麦田里麦浪飘香。受访者供图

除了学习科学的种植技术,后来他又专门学习了粮食烘干和储存方面的知识。唐以全说,种得好、管得好是基础,粮食种多了还要知道怎么烘干、怎么储存,哪一个环节落下了,都可能造成不小的损失。

说干就干,2017年唐以全拿出全部身家建成了仙鹤镇首座粮食烘干房,烘干房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唐以全自家2000亩粮食烘干问题,同时他主动开放对外服务,积极为周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提供服务,本着诚信微利经营的思路,从2017年以来唐以全的烘干房始终以140元每吨的价格提供烘干服务,7年来一直未涨价,未曾发生过一起偷粮加称情况。如今,仙鹤镇及其周边乡镇已建成大小烘干场所10余个,但是农户们只要有烘干的需求,总是第一个想到唐以全,因为大伙觉得让唐以全干放心。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今年72岁的唐以全已成为一个干瘦的老头,岁月的风霜在这位田间地头奔波三十余载的庄稼汉脸上刻下深深的印迹。时间虽然改变了他当初的模样,但一生为人诚实守信的品质依旧植根于他的心里,永不泯灭。

参与方式>>>

参与者可下载川观新闻客户端,点击屏幕首页的“追光2023”悬浮球,即可进入报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