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㊴丨杨静:所争不过“三毛钱”,不为己身为民生

2024-02-23 17:58:42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编辑:何璇

“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推介活动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全省18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四川农村日报、天府农科-川观智库问稻研究院牵头。活动启动以来,关注对象有扎根“三农”的科技人才、田间“土专家”、助农增收达人等。

雷佳霖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人物名片

杨静,彭州市发展和改革局价格调控科科长。获“2019-2021年度全省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先进个人”“2021-2022年度全省价格监测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

杨静多年来从事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始终奋战在一线,把热情和忠诚奉献给农产品成本调查事业。她组织开展设施蔬菜、流通蔬菜、生猪养殖等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定期调查彭州市蔬菜流通环节调查点,实地走访濛阳市场经营户、市场管理方,为完善农产品的储备运销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人物故事

四川是农业大省,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是亏还是赚?如何影响每个消费者的口袋?这背后都离不开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

有那么一群人默默奔波在熙攘的菜市,躬身在希望的田野,在几毛钱的角票中,通过对农业生产中的种植养殖成本进行科学统计分析,通过县、市、省到国家层面逐级审核汇总,形成系统可靠的数据。这些不起眼的数据,为制定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目标价格、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他们就是农产品成本调查员。

作为其中一员,彭州市发展和改革局价格调控科科长杨静始终知道,在改善保障民生的道路上,自己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与义务。

◆ 所争不过“三毛钱”,不为己身为民生

三毛钱,重要么?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角票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三毛钱再也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彭州市发改委价调科长杨静认为:三毛钱,重要!

2021年12月的一天,佳源生猪养殖家庭农场的一份成本数据让杨静心生疑惑。敏感是农调人的天性,“用电16034度,电费13071.87元……”单位电价高达0.82元。

通过反复核查以及和同类养殖户作对比,杨静发现,佳源生猪养殖家庭农场的用电单价近乎是其他农场的两倍。当时彭州市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约0.5063元/千瓦时,工商业用电丰水期价格0.5元-0.6元/千瓦时,枯水期0.8-0.9元/千瓦时,农场用电价差与后者浮动高度吻合,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带着疑问,杨静立即行动开来。她实地走访所涉养殖场和供电公司后发现,佳源生猪养殖家庭农场使用的居然是工业用电。而工、农用电平均价差约3毛钱。

对养殖户来说,用电只是生猪养殖众多投入中的一环,用电成本过高,他们将面临亏损,甚至被市场淘汰。对农本人来说,让养殖户养好猪、让群众吃好肉是大事、要事。

解决问题刻不容缓,杨静立即联系彭州供电公司帮助佳源生猪养殖家庭农场对符合农业生产用电的线路进行改造,询难处、问关键、找办法、跑手续……最终协助该养殖场成功享受到关于畜牧业以及农产品初加工用电可以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的政策规定。

杨静(左二)调研农产品市场价格数据。受访者供图

当双手紧握,一阵颤巍巍的上下挥动从掌心蔓延开来,杨静知道她争取的从来不仅仅是3毛钱……

◆ 另辟项目"蹊径",帮扶农调户解决发展难题

饲料,是生猪养殖的另一项重要支出,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40%。2022年,毁小麦卖青贮在全国形成热点舆论。杨静陷入了思考:一边是青贮饲料的供需失衡;一边是彭州作为蔬菜生产基地还一直存在废弃菜叶难以处理的问题。能否将二者结合来解决农户养殖的难题?通过带领成本调查员调查发现:农村一直都有废弃菜叶辅助生猪养殖的习惯,只是不成规模,缺乏技术。

说干就干,在实地调研中,杨静敏锐地将目光锁定到佳源生猪养殖场。5月,她和省市成本调查有关同志再访佳源。交流中,佳源生猪养殖场负责人表示,经过摸索,他们初步掌握了把蔬菜生产中产生的废弃菜叶变成青贮饲料的技术。杨静和省市成本局一行引导佳源生猪养殖场把这一技术成果包装策划成项目,不仅有市场、有效果、有较好的可行性和社会经济效益,还能带动产业发展。受到启发的农调户由衷地说:“太好了,我们过去只想到了养猪赚钱,从未想过赚青贮饲料钱,更没想到做成项目赚大钱。”

如今,废弃菜叶变成青贮饲料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逐步成熟,饲料成本降低约25%,生猪肉质大幅提高。生态和产业双双受益,这一模式的推广将为彭州的发展另辟蹊径。

杨静(右一)在蔬菜市场调查农产品价格信息。受访者供图

◆ 躬身农调,“数”说美好未来

时代迅疾向前,很多人企图挣脱黄泥,去向更宽广的世界。然而,总有人逆行折返,选择拥抱土地和人民。

进入彭州市蔬香大道,映入眼帘的是马路两旁不断延伸的绿色。那是种植户们分块种植的各类蔬菜,莴苣、黄瓜、茄子、花菜……郁郁葱葱,长势一片良好。对这里的种植户而言,这块土地上播下的是希望,采摘的是未来,上桌的蔬菜是生活!

在蔬菜收获的季节,不少种植户正热火朝天地采摘茄子、黄瓜,忙得满头大汗。“茄子记账:种苗1080元,肥料720元,人工费15元/小时……今年茄子行情相当不错,亩产达1.2万斤,收入接近2万元,大家腰包都鼓起来了。”随着田埂上的吆喝,一阵欢笑在田间地头之间传开,农调户李朝斌娴熟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将数据记下。

别看现在的农本调查其乐融融,相当长的一段过去,这份工作可谓困难重重。除开农调员技术上不够专业外,最大的考验是一些人的不理解——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较真这几个数字有什么用?

彭州常年蔬菜种植面积约80万亩(含复种),产量约220万吨,常年栽培蔬菜有14大类,200多个品种。一年工作下来,上千组数据,上万个家庭。

杨静对这些数据深深感慨:“农调户记下的是日常,反映的是生计,惠及的是民生,我们较真的每一个数据都是国家制定各种惠农政策的关键依据。既然大家专业性不够,那就培训,手把手教,既然有人不理解,那就敞开了说,面对面交流。”上午在田间地头查看蔬菜生长和收获情况,下午在培训会上指导农调户采集数据、填报APP新系统、解答农调户各种疑难问题,已经成为杨静的日常。

在她的坚持下,农调员的“记账”水平日益提高,农本调查的重要性也根植在每个人心中。杨静的付出和努力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获得2019-2021年度全省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先进个人和2021-2022年度全省价格监测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

参与方式>>>

参与者可下载川观新闻客户端,点击屏幕首页的“追光2023”悬浮球,即可进入报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