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④丨洛桑:百万网红带领村民养兔,流量变现助力乡村振兴

2024-03-28 17:06:45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编辑:何璇


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全省18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四川农村日报、川观智库问稻研究院牵头的“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推介活动启动。甘孜州返乡创业青年、拥有400万粉丝的头部创作者洛桑成为我们的首批关注对象。

朱慧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人物名片

洛桑,甘孜州返乡创业青年,拥有400万粉丝的头部创作者,短视频累计播放17亿次,收获7000万次点赞。以三农博主、网络红人号召力,创立合作社并带动村民养兔增收,其团队的“等风兔突围而出”项目获得了四川省第四届“天府杯”创业大赛成长组三等奖。


人物故事

“是吃九龙风干腊肉的季节了,也别忘了橱窗里的高原等风兔!”1月15日,甘孜三农博主洛桑在网络短视频平台更新了一条视频。方寸镜头里,一家人一起杀年猪、烹猪肉的画面温馨又有年味。

作为一个拥有400万名粉丝的网络短视频博主,洛桑通过视频分享的内容,大多围绕他与家人亲友的高原乡村生活。视频走红后,洛桑一家人的生活与从前相比得到了很大改善。他与团队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博主身份与先前积累的资金,带动哺育他长大的乡亲们一起创收。

机缘巧合,他与团队开始把目光放在养兔项目上。跟其他农业产业相比,养兔投入少、见效快。但一个项目从确定引进到真正落地起效,过程中还有重重困难,在等待着洛桑。

◆ 辗转多地 毅然选择回乡

洛桑家所在的乃渠镇,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九龙花椒的主要产区。虽有历史悠久的特色产业,但单一的种植生产,没能留住当地大部分的青壮劳动力。十多年前,年仅18岁的洛桑成为外出务工队伍中的一员。

洛桑往后十年的故事,与其他外出务工者多少有些相似:辗转浙江、上海、江苏等地,下过工地、进过工厂,送过外卖、做过糕点……直到有一天,洛桑有了小志玛,他的小女儿。

还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跟自己一样的留守儿童吗?洛桑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并立马得出否定答案。就这样,他选择离开自己奋斗过的大城市,回到家乡九龙县。

十年外出,使洛桑增长见闻、开拓思路。再次回到家乡,他眼中看到的九龙变得不一样了起来:悠然雪域、广阔高原,一切都与水泥森林那样不同。短视频大热的时代,能不能用一方手机,把牛羊、山货拍给其他地方的人看看?

正因为这样的想法,“洛桑和小志玛”这个账号做了起来。从一开始简单分享高原风光,到有了剪辑意识后以小志玛爱吃的美食为主题开展拍摄,再到联系亲友组成团队配合拍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内容,不知不觉,收获了7000万次点赞。

◆ 帮助乡亲 增加创收选择

“在我们这里,找两块钱(方言,挣点小钱)很不容易。”洛桑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村民的营生不是种花椒、粮食,就是上山摘菌子、药材等山货,靠着最简单的劳作维持生计。

2023年,洛桑团队带着村民养兔的计划,让很多人都以为是他在兔年的“灵光一闪”,但实际上背后藏着两年以上的深思熟虑。

为什么不是别的牲畜?肉兔饲养周期短且高产,一只母兔1年时间可以繁殖后代35到40只,甚至比母兔自身重量多出20多倍,这是饲养其他家畜都很难相比的产量。


洛桑展示商品兔。袁宇君 摄

其次,兔舍建设投入成本不高,如果养殖规模较小,一户村民的投入可以控制在5万元以内;当地部分人家原先都有鸡鸭等牲畜圈舍,只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

另外,洛桑还想把养兔和当地的特产九龙花椒结合起来。乃渠镇——花椒3000余亩,产出的花椒颗粒紫红、硕大饱满,麻香浓郁、味道纯正,早在清代就享有“贡椒”美誉。花椒产业目前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如果将肉兔制品用上本地花椒,便是双赢。

◆ 从零到一 “难于上青天”

肉兔养殖产业落地的具体模式是这样的:团队提前成立公司,确认好肉兔养殖加工、熟食生产销售等经营范围;公司与村民达成合作,村民按照统一的标准养殖肉兔,达到出栏要求后由公司统一收购加工。

有养兔意愿的村民,在建起自家兔舍后,可以从洛桑处领取种兔,少则20只,多则80只,押金每只200元(乃渠镇政府每只补贴50元)。如果村民能够顺利把肉兔养殖做起来,繁殖并交还4只出栏商品兔给洛桑,洛桑就把押金还给村民。“不是真的要收钱,而是为了防止部分村民拿到种兔后直接‘杀兔吃肉’。”洛桑解释说。

做村民思想工作、筛选有养殖条件的村民、帮助修建兔舍改造兔笼、选择品种并联系购买雌雄种兔……实际工作中,几乎每个阶段都遇到了不同困难,即使是在四川省商务厅、九龙县有关部门、抖音社会责任部等多方帮助下,前期准备工作依然耗时一年多。2023年3月底,洛桑团队终于将种兔发放到第一批村民手中。


洛桑(右)给村民运送种兔。袁宇君 摄

这段时间里,洛桑带着弟弟李长龙、技术员杨玉君等一起,除了完成日常视频拍摄更新,闲下来的时候就往村民家里跑,帮他们修兔舍、捆兔笼。塑料绳索虽不比金属坚硬,但一天下来一人少说固定上百个兔笼,一行人手上都打上了不少血泡。


洛桑(左)帮助村民安装兔笼。袁宇君 摄

◆ 产业链“搬”上高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批毛茸茸的肉兔,在高原“成功落户”,村民也育出商品兔、换回押金。

后来,团队将肉兔制品代加工厂暂时选在了理塘县,并将九龙县雪洼龙镇当地占地5亩的闲置教室和宿舍作为生产加工厂房,帮助当地盘活闲置资产,与同事为当地村民就近提供工作岗位和劳务收入。

洛桑说道,“此处距离乃渠镇仅70公里,且九龙与石棉之间正在修建的快速路会从这里经过,到那时,商品兔与兔制品的运输会更加便利。”期间,团队还研发了兔肉新产品,即食风干兔。

去年,洛桑带动全村30余家养殖户养殖高原兔,兔产业直接带动就业105人,间接带动就业600余人,养殖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洛桑团队的“等风兔突围而出”项目获得了四川省第四届“天府杯”创业大赛成长组三等奖。


洛桑(右)与妻子甘志玛(左)向记者展示等风兔产品。袁宇君 摄

◎ 你就是那束光!“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推介活动启动


参与方式>>>

参与者可下载川观新闻客户端,点击屏幕首页的“追光2023”悬浮球,即可进入报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