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立东)1月22日,省检察院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和“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专项活动”(以下简称“两个专项活动”)有关情况。
去年3月,省检察院联合省法院、省政府法制办、公安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两个专项活动”,3月至12月,全省检察机关批准逮捕366人,起诉1243人,其中,批准逮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193件284人,起诉666件1028人;批准逮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44件82人,起诉120件215人。其中,对专项活动中发现的重大疑难案件,省、市两级检察院均予以挂牌督办,全程跟踪指导。截至目前,省检察院挂牌督办眉山大气污染环境案、开江凡朝运等人销售假药案等重大案件9件。
专项活动以来,我省坚持依法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对涉及利用职权包庇、纵容破坏环境资源、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为,充当其“保护伞”的,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坚持一查到底。去年3月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食品安全、土地、环境保护等监管领域职务犯罪79件93人。原峨眉山景区管委会规建局副局长徐科滥用职权,违规审批在景区内占地修建别墅,造成经济损失117万余元,被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同时,主动走访行政执法机关,围绕国土资源开发、水利建设、重大生态修复、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开展职务犯罪预防283次。
全省各级检察机关依法打击犯罪的同时,探索修复性司法工作模式,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检察建议等方式,促使法院在判决被告人刑罚的同时判决其履行生态环境修复义务。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眉山、广元、甘孜、乐山、成都、巴中等地建立了生态环境修复基地,督促被告人签订生态复绿管护协议,完成植树复绿指标。如2017年以来,旺苍县检察院依法促使行政违法当事人、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补植苗木5000余株,恢复林地20余亩,放流鱼苗1.2万余尾。宝兴县检察院对石某某非法占用农用地182.27亩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石某某恢复被毁植被,法院判决石某某补种了当地特有野生树种“辛荑树”180余亩。道孚县检察院在办理5起系列盗伐林木案中,检察官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被告人真心认罪悔罪,补种补植树苗300余亩3万余株。